
新闻动态
本文是《极简投研》的第585篇文章。文章仅记录个人思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作者没有群、不收费荐股、不代客理财。一、颐海国际概述 上海市颐海国际13年成立,16年上市,主营火锅底料(62%)、中式复合调味料(12%)、自热小火锅(25%)。
颐海国际的前身是海底捞的火锅底料供应商。
2005年,海底捞原有的分店炒料模式无法满足已有门店扩张战略,决定设立分公司以专供门店火锅底料;2012年,海底捞门店突破百家,管理成本加大;2013年,经海底捞战略讨论,公司从海底捞分拆独立;后于2016年港交所上市。
目前,在火锅底料行业,公司的市占率大约是15%,在中式复合调味料行业,公司的市占率大约是20%。 二、颐海国际的投资逻辑 在24年上半年,写过天味食品,文章标题是《自己是自己的贵人》,大意是说,对于颐海国际,有海底捞给品牌、给渠道,而对于天味食品自己,凡事得靠自己。
然而,当我这次端详颐海国际的时候,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。
目前,公司产品主要向关联方(海底捞、特海国际、蜀海)和第三方渠道(经销商、电商、餐饮客户)进行销售,24年公司从关联方获取的收入为19.74亿元,占比30.2%。
然而,公司供应给关联方产品的毛利率却更低,以火锅调味料为例,卖给第三方的平均价格比卖给关联方的高大概57%左右,这导致公司24年的整体毛利率只有31%,净利率只有11%,作为对比,天味食品的毛利率是38%,净利率是15%。
当然,颐海国际的营收比天味食品大了一圈,24年,颐海国际=64亿,天味食品=35亿,但在净利润方面,颐海国际=7.4亿,天味食品=6.2亿,远没有营收的差距那么悬殊。
换言之,得益于海底捞的品牌和渠道,公司的营收更大一些,但也正因为与海底捞的关联交易,公司部分牺牲了自己的毛利率。
当然,端起碗吃饭,放下筷子骂娘是不对的,对于颐海国际,关联方海底捞是妥妥的正资产,哪怕毛利率0%来配货,都是值得的,哪怕负毛利率配货,都是责无旁贷的。
正因为海底捞,颐海国际的下限更高,毕竟海底捞有每年妥妥的19亿销售额,同时上限更高,可以帮助公司摆脱低端市场的残酷竞争,站稳高端火锅底料行业,毕竟海底捞本就是高端火锅的代名词。
目前,在公司的营收结构中,30%来自于关联方,20%来自于其他小B,也就是向其他火锅店供货,50%来自于小C。
来自于关联方的营收占比最近几年在持续下滑,然而,第三方业务在快速增长。2024年,其他小B同比增长24%,小C业务中,电商渠道增长30.9%,另外,国际业务每年也以30%的速度增长,这一切,毫无疑问,有海底捞这个牌子的帮助,而关联交易低毛利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,也因为越来越低的营收占比,而越来越小。
正因为如此,对于颐海国际而言,关联方海底捞是妥妥的好兄弟。 三、颐海国际的估值 目前,公司的财务状况十分优异,营收持续增长;盈利能力有波动,导致净利润时高时低,可能是原材料成本波动导致的;资产负债结构很好,资产负债率只有18%;现金流存量极好,现金流流量很好;轻资产,总资产58亿,固定资产19亿,多是公司的工厂。
公司的净利润,24年=7.4亿,由于公司除关联方业务外,都在高速增长,这里取10%的年化增长率,预期25年=8.1亿。
过去10年,公司70%PE百分比=52,30%PE百分比=22,截至25年7月7日,公司的PE=18倍,处于历史低位。
取30倍PE,截至25年,公司市值=243亿。
目前,公司市值=142亿,盈利空间71%。
自21年3月,公司股价呈现滑滑梯般下滑,历史最高价是146元,到了4年半后的今天,只有13.68元,一方面,说明20年的那场消费股大牛市的确蔚为壮观,另一方面,也说明公司目前的确处于低估,纵使没有牛市加持,也有1倍预期收益。 赞赏,是最真诚的认可!
Powered by 快三计算下期和值的规律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